-
一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近日,重庆机电集团所属重庆XX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克了超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研制的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 不仅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到海外。 超高水头机组是小水电站建设的关键设备,即水头在1000米以上的机组,技术关键在于水轮机转轮。企业成功解决了转轮的强度和疲劳问题,使机组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同时,还利用新技术工艺,使发电效率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从而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获得2012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넶76 2015-11-15 -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넶55 2015-11-16 -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넶78 2015-11-16 -
微型化兴起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25px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넶44 2015-11-16